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有人前来提亲

转角遇到光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把她们从舒适圈里赶了出来

有人投喂

足不出户就可以衣食无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失去父亲的庇护

她们不得不走出阁楼

四处奔波着去觅食

……

然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因为那次变故

本该缠脚的年龄

她们却顺利地躲过了那恶臭的缠脚习俗

为了适应劳作

她们保留了天足

拥有了在田野里奔跑

在山坡上疯野的自由

挺过那阵艰难的日子

她们就像凤凰涅盘

迎来了新生

生活有裂缝

未必是坏事

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啊

回头看那舒适圈

她们笑了

那真比猪圈好不了多少

……

因为叶巴的宣传,曾欣蓉一家在他们村(虎廊村)也算小有名气,再加上萧泰棠成了村里第一个被保送到城中学的学子,因此萧昙才十七岁时就有虎廊村人上门来提亲。

来提亲的是父子俩,父亲叫叶博启,儿子叫叶通发,都是很怪的名字,父亲的名字还曾经被村里人取笑过好多次,尤其是他娶媳妇那阵子,大家叫“博启”“博启”叫得贼响……这样的一对父子,自然有些幽默细胞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乐天派”。村里人逮住他们就喜欢说话一番,他们也喜欢跟着大伙儿一起笑,所以,他们到哪里,笑声就带到哪里,用现在的话说,他们算得上是村里的“笑星”了。

通发这名字嘛,听着像发财,所以,人们打“乌牌”(一种大小跟现在的手工书签一样大的牌,打法又类似于麻将)的时候就喜欢拉上他,但他也是怪,“总在河边走”却也不湿鞋,虽然经常在“乌牌”桌边看大家打“乌牌”却是没有一点想要试试的念头。大概他在旁观的时候,也是“身在曹府心在汉”,心都在编竹篮吧,次数多了之后,他感觉光看别人打“乌牌”,挺浪费时间,心里空落落的,后来有人再拉他去,就索性带上竹片坐在一旁编竹篮。

熟能生巧,再加上叶通发喜欢琢磨,他的竹篮就越编越好,再后来,就在虎廊村出了名。

叶博启看儿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